(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纪委监委宣传部供稿)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指导地方丰富完善监督向基层延伸有效途径。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基层小微权力运行重点领域,通过深入推进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监督力量,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力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攸攸板镇纪委以此为核心,深入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纪检监察合力,推动纪检监察力量向基层延伸。
一、配齐配强基层监督力量
小微权力点多面广,做好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监督队伍。在攸攸板镇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全票选举产生了攸攸板镇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名。其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人,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38岁,妇女干部2名,少数名族干部3名,7名委员投票选举产生纪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现纪委班子结构进一
步优化,配齐配强基层监督力量,执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目前,镇纪委共有成员14人,设专职纪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5人(委员均兼职),专职干事4人。完成新一届村(居)、社区25个纪检组选举工作,实现党组织纪检委员、监委会主任一肩挑,壮大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力量,推动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二、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为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攸攸板镇纪委制定《纪检委员工作职责》、《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职责》、《廉政季度分析制度》,明确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会工作职责,是规范村(居)、社区干部行为,加强村(居)、社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和遏制村(居)、社区干部违纪违法现象发生的有力举措。
三、纪检干部包联工作全覆盖,包联工作见成效
按照上级有关纪检干部包联村(居)的工作要求,镇纪委组织14名干部、村(居)38名联络员包联覆盖辖区19个村(居),包联干部通过座谈会、查阅日常工作档案、入户走访调查、查看“三务”公开栏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四、开展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会述职工作
根据攸攸板镇下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各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员会定期汇报监督责任工作落实情况。自2019年起,攸攸板镇纪委组织各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会开展半年、年终工作述职汇报会,通过开展汇报使基层纪检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有效发挥其工作监督成效。
五、夯实纪检工作基础、推进台账精细化管理
制定村(居)、社区纪检组工作台账,记录纪检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并按月、季度、半年、全年对本村(居)、社区纪检工作进行总结,通过推进各村(居)、社区纪检组工作台账精细化管理,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基础,强化日常监管,牢固树立“管理规范靠台账,好台账胜过好助手”的思想意识,助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六、专责监督和群众监督贯通衔接
镇纪委多方位、多角度开展监督工作,各村(居)、社区纪检组不仅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自查,同时由镇纪委干部带队,将各村(居)、社区纪检组成员分组,进行交叉互查。在督查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优秀经验做法。攸攸板镇纪委充分运用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手段,将专责监督与群众监督贯彻监督全过程,在各村(居)、社区张贴监督举报途径,发挥“探照灯”作用,推动各项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镇纪委将持续深入推动纪检监察力量向基层延伸,加强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会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发挥作用为核心,以清单管理为手段”的工作理念,激活“神经末梢”,疏通“毛细血管”。提高村(居)、社区纪检委员、监委会监督执纪的能力和水平,锤炼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纪检干部队伍,营造政治清朗的干事环境,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文/巴雅 回民区攸攸板镇纪委)